這本書的計畫到撰寫時間,遠遠超過我的博士論文與其他著作。打從十五歲時為父親畫下的第一張速寫算起,期間的我,經歷了為人女、為人妻、為人母、為人師等不同階段,已逾三十載。雖然,父親無法陪我經歷為人母與為人師的階段,但他對我的期許與影響,卻始終被我擺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。
有些人、事、物,過了一段時間,會從你的記憶檔案中,自動消失;有些人、事、物,則是被迫刪去。然而,還是有些人、事、物,偶爾會出現在你的回憶之中;或者被你不斷地想起,在心中認真地為它編織出一張雋永的意義之網,令你有勇氣邁步向前,迎向明日的朝陽。
父親,我的家人,始終令我敬重的師友,便是我勾織這張網的線頭...
這些人包括了我最親密的家人,不同階段所遇到的師長與友人。他們在我努力成為一個父親心目中理想的「知識分子」之過程中,或以言教給予我重要的啟迪,或以身教協助我順利完成父親留給我的人生功課。
此外,還有令我印象深刻且同樣是為人女的忘年之交,如父親是教育家且思想開明的陳女士;還有七歲時從中國到德國、直到二十餘歲才又隻身來到臺灣的蕭女士,她的經歷,後來被寫成《銀娜的旅程》一書。這兩位充滿著自信且散發著優雅氣質的女士,讓我看到歲月在她們身上所留下的智慧與從容。記得小時候,愛美的我,始終不敢想像自己三十五歲之後的模樣會是如何?然而,初識她們時,她們皆已輕鬆地跨過七十歲的門檻。
但,卻依然是如此美麗地令人目不轉睛!
對於這些曾經陪伴我的經師、業師與人師,謹在此獻上我最虔誠的感謝,因為您們的參與,使我有機會編織這本關於「愛」與「美」的小書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